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助力春耕生产,3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杞县科技小院负责研究生刘如悦带领团队成员李世珂、王宁,深入杞县卷棚楼村,围绕大蒜种植管理、小麦返青后期管护及碱性土壤大蒜软腐病防治三大主题,开展了一场科技培训活动,为当地农户送上了春管“及时雨”。

科技服务到田间,精准培训解难题
当前正值小麦返青关键期和大蒜春季管理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需求,杞县科技小院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结合当地土壤特性与作物生长实际,设计了专题培训内容。
大蒜种植管理:李世珂从大蒜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展开讲解,强调科学追肥与合理密植对提升产量的作用。

小麦返青后期管理:王宁针对小麦弱苗转壮、防倒伏、防病害等环节,提出“因苗施策”方案,建议农户结合墒情适时灌溉,并推广了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的高效技术。

碱性土壤软腐病防治:刘如悦通过案例分析,向农户讲解了土壤改良措施,推荐使用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结合的方式,降低土壤pH值,并演示了病害早期识别与生物防治方法。
互动实践增实效,雷锋精神暖民心
培训采用“课堂讲解+互动”模式,培训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就自己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研究生们请教与农户积极探讨。村民赵大爷感慨道:“以前种蒜全凭经验,现在才知道科学管理能让产量更高,庄稼更好,这些学生娃娃讲得明白、教得细致,真是帮了大忙!”活动还为农户建立了线上咨询群,提供后续技术支持。
科技小院扎根乡土,志愿服务助力振兴
杞县科技小院是河南农业大学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平台,研究生团队长期驻扎农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生产力。刘如悦表示:“我们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不仅要传递技术,更要培养农户的科学思维。未来将持续跟踪作物生长情况,开展定制化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此次活动是科技志愿服务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既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也为推动杞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李世珂、王宁、刘如悦
文:刘如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