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叶片皱缩畸形、丛簇
1、田间识别:常见有三种典型症状,即花叶型、叶片畸形或丛簇型、条斑型。
①花叶型:病叶出现浓绿和淡绿相间的斑驳、皱缩,有时会出现褐色坏死斑。②叶片畸形或丛簇型:病株初期心叶叶脉深绿,逐渐变成斑驳、花叶、皱缩,严重时,叶片变硬厚,叶缘向上卷曲,幼叶呈现线型叶,后期植株上部明显矮化呈丛簇状。
叶片黄化
③条斑型:病叶呈褐色或黑色坏死斑,沿叶脉逐渐扩展到侧枝。主茎及生长点“枯顶”性坏死,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死亡。
2、发病原因:由病毒侵染引致。烟草花叶病毒或黄瓜花叶病毒引致。烟草花叶病毒由种子、病株传播引起,通过田间农事操作接触病毒传播。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蚜虫繁殖及病毒病发生发展。连作地,缺肥地,植株生长不良,也易引起病毒病发生流行。
3、防治方法:①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放入10%磷酸钠中浸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用0.1%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再用水冲洗。②及时防治蚜虫、飞虱、蓟马;③加强田间管理,多施磷、钾肥,常喷面肥,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的能力,可减少发生。④药剂防治:以幼苗生长期或病毒发生初期喷药防治,结合蚜虫防治。可选用3.95%病毒必克水剂500倍液+0.15%芸苔素5000倍液或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水剂250~300倍液+三十烷醇粉剂500倍液;或嘧呔霉素300倍+恢复液1500倍;或20%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5~7天喷一次,连喷3次。(注:使用药剂是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避免药物中毒)
1、田间识别:① 常在辣椒花期、座果期发生。
② 发病初期,先顶部叶片萎蔫,继后下部叶片萎蔫下垂,起初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正常。3~4天后不再恢复,最后死亡呈青枯状。
③ 病菌多从根部或茎部伤口侵入,茎基部维管束变褐色,横切茎部用手挤压有菌脓溢出。
④ 青枯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将病茎小段悬吊浸于清水中,片刻可见雾状物涌出(菌脓)。
2、发病原因:由细菌侵染引致,土产性病害。高温高湿有利病害发生,连绵阴雨天或大雨后骤晴,病害普遍发生且严重。土壤酸性,偏施氮肥、串灌漫灌利于该病发生流行。
3、防治方法:①与非茄科作物或水稻轮作2年以上,水旱轮作是青枯病防治的主要措施。②酸性土壤增施石灰,改良土壤。③农事操作勿伤根茎,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爽。④及时拨除病株,并用石灰撒施病株穴消毒。⑤药剂预防,喷雾和灌根结合。23%络氨铜水剂4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1200倍液;2%加收米液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性粉剂4000倍液。每隔5~7天淋灌一次,连喷2~3次。(注:使用药剂是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避免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