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管理的“4R”原则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

2025-07-22
2

“将对的肥(Right Source),

按对的量(Right Rate),

在对的时间(Right Time),

送到对的位置(Right Place)”

  “水溶无残渣,配方随需变”

“按需定量,少吃多餐”

“肥随水走,需时即有”

“根在哪里,肥到哪里”



   正确的肥料种类

(Right Source)


(1)溶解性要求:选择完全水溶性肥料(如大量元素水溶肥、液体肥),避免堵塞滴灌/喷灌系统。

(2)养分供需匹配:依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养分需求特征调整氮磷钾比例,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

(3)兼容性:避免混合后产生沉淀的肥料(如钙肥与硫酸盐肥料混用易沉淀)。



正确的施肥量

(Right Rate)


(1)精准调控:实时监测土壤作物养分浓度,动态调整注肥料用量,避免肥料养分过量或不足。

(2)少量多次:将一次性施肥用量拆分到多次灌溉中施用,满足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提高养分吸收效率,减少流失。

(3)按需供给:结合土壤/植株营养情况,动态优化施肥量。



正确的施肥时间

(Right Time)


(1)生育阶段匹配:如开花前增磷、膨果期补钾、采收前控氮。

(2)天气响应:避免大雨前施肥(防淋失),高温季调整施肥浓度(防盐害)。

(3)灌溉同步:肥随水走,在每次灌溉时按比例注入肥料,确保养分随水分同步到达根区。



正确的施肥位置

(Right Place)


(1)根区定位:通过滴灌带/滴头直接将肥液滴施在根系周围,减少地表蒸发和深层渗漏。

(2)系统设计优化:根据作物行距、根系深度布局管道,确保湿润区重叠覆盖有效根区。

(3)减少浪费:避免肥料施到非根系区域(如行间空地),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 忽视水源水质:硬水地区需防沉淀,需预处理或选兼容性肥料。

2. 过量灌溉:即使肥量正确,过量浇水也会导致养分淋失(尤其是硝态氮)。

3. 系统维护不足:过滤器堵塞、管道破损会破坏4R精准性,需定期冲洗检修。

4. 忽略土壤本底肥力:肥沃土壤需酌情减量,避免累积盐分。





END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